民国路人甲 第28节(2 / 4)
众人听说,都很是惊诧,刚刚那位同学说得还算客气,这哪里是不小了啊,分明就是个老姑娘了,原来即使有十分的美貌,现在肯定也不剩五分了,年龄就是女人的天敌啊,况且又是山村里的,没文化没见识那是肯定的,如何配得上这大名鼎鼎的留洋博士啊。
“竞之啊,不是老兄我多嘴多舌,这婚姻可不是儿戏,娶个不合心意的媳妇可是很遭罪的。”
“是啊,你说你堂堂一个大学教授,娶一个村姑,这像什么话,不怕同事笑话你么。”
胡竞之心想,早过笑话过了,还威胁要跟他绝交呢。
“这桩亲事是家母早年定下的,这些年也屡次催促我回家完婚,即便为了母亲的心愿我也必要回去娶亲的,况且江家姑娘生生被我耽误了这些年,我若悔婚,不成心逼这姑娘去死么,不论如何我不能也不该那样做啊!”
众人闻言也不再劝说了,竞之自小由寡母抚养长大,最是孝顺他母亲,况且因为多年留学,久未在身边尽孝,这一回来就要悔婚违逆她母亲,的确是难以做出来。
这可真是鲜花插在牛粪上,而竞之就是那朵无辜的花,那江家姑娘却拾得好大个便宜!
胡竞之对这桩亲事是很矛盾的,他自小接受的传统教育告诉他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君子,所以即便求学海外,他也如实告知别人他已经订婚有未婚妻了,可长期的西式教育又告诉他应该追求自己的幸福,自由恋爱,自主婚姻,而他也的确对老师的女儿,那个开朗独立、自信洒脱的外国女孩产生了好感,也就是他给母亲信中提到的韦斯莲女士,无奈现实是残酷的,这桩尚在萌芽阶段的感情,被双方母亲一致果决的扼杀在了摇篮里。
他知道如果自己提出悔婚,那必将造成两家人的痛苦,或许对他自己的名声也会造成很坏的影响,现今虽然提倡自由恋爱,可却不是说可以打着爱情的幌子随意抛弃糟糠、花心浪荡的,这样陈世美的行为依旧是受人谴责的,也是他所鄙夷的,所以即便他对也对爱情心向往之,却明白自己必须回乡娶亲,那是他的责任和宿命。
好在他们通过信,知道那位姑娘虽长相有些不尽如人意,却能识文断字,这就足够叫他宽慰了,只可惜思想还是太过守旧,只来过两次信便中断了和他的联系。
哎,这可真是冤枉冬秀了,她自己巴不得能与名人多联络联络感情呢,可惜自从吕氏听了胡竞之那个花边新闻后,就再不准她写信了,这,这可真是误会啊。
不管文人心肠的胡竞之多么的幽怨,反正江、胡两家倒是兴高采烈的。
这些年两家深受流言困扰,这次终于可以正大光明找回面子了,特别是吕氏,自从婚期定下来,整个人都焕发了第二春一般忙忙叨叨的,一会儿嫌弃嫁妆寒酸过时了,叫儿子赶紧到大城市采办,一会儿又嫌冬秀散漫惯了,折腾着让她练厨艺绣嫁衣。
冬秀原来就是个厨艺爱好者,偶尔心情来了也爱下厨鼓捣些吃食,但现在背不住被吕氏押着一日三顿的做饭啊,按吕氏的说法:“这胡家现今不比往日,家里连个帮佣也无,家里媳妇们不仅要亲自洒扫下厨,指不定还要绣花打络子的赚几个零花钱,你嫁过去了,既是新媳妇又是晚辈,总不好越过别人搞特殊吧,少不得也要跟着做些活计!"吕氏每每想到这个心里就愁哇,女儿在身边娇养了二十多年,不说横针不拿竖线不捻,可也是大小叫人伺候着长大的,从没受过什么苦,现在嫁过去了,又要伺候婆婆,还要跟比婆婆年纪还大的妯娌相处,况且那两个妯娌听说脾性不很好,就连冯氏这个做婆婆的也压弹不住,到时候自己女儿还不定要受什么委屈呢。
吕氏心里焦灼,却胸有成竹一派沉稳的对冬秀道:“你是有福气的,如今女婿在外头也干出一番事业了,要钱有钱要名有名,你嫁过去只管跟女婿好生过日子,其他一概不要理会,特别是你那些嫂子、侄媳妇、侄孙子,那说到底也不是你婆婆亲生的,面子情上过得去就行,重要的是你婆婆,你要把你婆婆伺候好了,那女婿也要感激尊重你,以后不敢不对你好!”
接着就开始给冬秀传授婆媳相处之道,天知道,吕氏嫁过来时,因是低嫁,连婆婆都捧着她三分呢,后来丈夫死了,没了依靠,可婆婆也不是个长寿的,说到底她也没遇上过婆媳矛盾,说的这些道理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在全家的紧张忙碌中,反倒是冬秀这个正主儿淡定得很。
她还不很确定这次到底能不能嫁出去,毕竟他们家已经备嫁过三次了,然而次次都是假警报,每次都被放了鸽子,不说别的,起码表明这胡家少爷对这门亲事不甚重视甚至不很满意啊。
而冬秀自己也是不想嫁人的,虽说对方有颜有才又有名,可人品如何、性情怎样,她可没法从那仅有的两封信中看出来。
再想想这时候给人做媳妇是一件多么悲惨的事吧,免费的保姆、仆人、家庭中的下等人,呵,她宁愿在江家做个吃穿不愁的老姑婆,反正她有大把的银票傍身,哥嫂也不是那刻薄的人。
不过她要是再嫁不出去,估计吕氏真要愁出病来了。
一到寒假,胡竞之便启程回乡了。
衣锦还乡,自然风光无限,亲朋好友纷纷登门拜访,他又要祭祖,又要拜祭父亲,又要探望师长,直忙了小半月才好。
冯氏看着一表人才、出人头地的儿子,真是老怀宽慰,觉得往昔所受的一切委屈都值了。
“上次你给娘寄了三百元用作婚礼花销,那哪用得了那么多,现还剩下二百元,你自己收着。”看儿子还有推拒之意,冯氏忙摆手打断了,“咱们家什么都是现成的,房子、家具那是在你出国那一年就准备好了的,现在不过再粉刷翻新一下就成,再添置些被褥床帐之类的就行了,想着你们也不会长久的住下去,这些就从简了,另外又给你媳妇买了些首饰,这些年也是咱们亏着人家了,后日你便亲自登门,带着这些过去拜会一下。”
“这些便罢了,这剩下的钱您收着吧,只当儿子孝顺您的!”
母亲一向是个要强的人,家里两个嫂子又不是好相与的,这些年他不在母亲身边,还不知她老人家受了多少罪,明明不过半百的年纪,头发却花白了大半,精气神也很是不足,让胡竞看了好生心酸。
“你不是每月给我三十元了么,那就足够了,我在家里一应吃喝都不需花费,这些钱我也花不完,都给你们攒着,等我孙子出生了,拿去给他打个大金锁。”
其实家里几个孙子孙女,重孙子、重孙女,哪个不是她带的,可惜到底不是亲生的,又有媳妇背后挑唆,总也没那么亲近,这些年她也寒心了,到底还是要靠她亲生的儿子啊。
看着母亲眼中的神采,胡竞之将嘴边的话咽下,其实他不怎么想要孩子,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若是被母亲知晓了,定要把她气晕过去,为了更改婚礼仪式,他就不知与母亲费了多少口舌,现在只希望那未来的夫人能稍微开明一些,不要死守着那繁文缛节不放。 ↑返回顶部↑
“竞之啊,不是老兄我多嘴多舌,这婚姻可不是儿戏,娶个不合心意的媳妇可是很遭罪的。”
“是啊,你说你堂堂一个大学教授,娶一个村姑,这像什么话,不怕同事笑话你么。”
胡竞之心想,早过笑话过了,还威胁要跟他绝交呢。
“这桩亲事是家母早年定下的,这些年也屡次催促我回家完婚,即便为了母亲的心愿我也必要回去娶亲的,况且江家姑娘生生被我耽误了这些年,我若悔婚,不成心逼这姑娘去死么,不论如何我不能也不该那样做啊!”
众人闻言也不再劝说了,竞之自小由寡母抚养长大,最是孝顺他母亲,况且因为多年留学,久未在身边尽孝,这一回来就要悔婚违逆她母亲,的确是难以做出来。
这可真是鲜花插在牛粪上,而竞之就是那朵无辜的花,那江家姑娘却拾得好大个便宜!
胡竞之对这桩亲事是很矛盾的,他自小接受的传统教育告诉他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君子,所以即便求学海外,他也如实告知别人他已经订婚有未婚妻了,可长期的西式教育又告诉他应该追求自己的幸福,自由恋爱,自主婚姻,而他也的确对老师的女儿,那个开朗独立、自信洒脱的外国女孩产生了好感,也就是他给母亲信中提到的韦斯莲女士,无奈现实是残酷的,这桩尚在萌芽阶段的感情,被双方母亲一致果决的扼杀在了摇篮里。
他知道如果自己提出悔婚,那必将造成两家人的痛苦,或许对他自己的名声也会造成很坏的影响,现今虽然提倡自由恋爱,可却不是说可以打着爱情的幌子随意抛弃糟糠、花心浪荡的,这样陈世美的行为依旧是受人谴责的,也是他所鄙夷的,所以即便他对也对爱情心向往之,却明白自己必须回乡娶亲,那是他的责任和宿命。
好在他们通过信,知道那位姑娘虽长相有些不尽如人意,却能识文断字,这就足够叫他宽慰了,只可惜思想还是太过守旧,只来过两次信便中断了和他的联系。
哎,这可真是冤枉冬秀了,她自己巴不得能与名人多联络联络感情呢,可惜自从吕氏听了胡竞之那个花边新闻后,就再不准她写信了,这,这可真是误会啊。
不管文人心肠的胡竞之多么的幽怨,反正江、胡两家倒是兴高采烈的。
这些年两家深受流言困扰,这次终于可以正大光明找回面子了,特别是吕氏,自从婚期定下来,整个人都焕发了第二春一般忙忙叨叨的,一会儿嫌弃嫁妆寒酸过时了,叫儿子赶紧到大城市采办,一会儿又嫌冬秀散漫惯了,折腾着让她练厨艺绣嫁衣。
冬秀原来就是个厨艺爱好者,偶尔心情来了也爱下厨鼓捣些吃食,但现在背不住被吕氏押着一日三顿的做饭啊,按吕氏的说法:“这胡家现今不比往日,家里连个帮佣也无,家里媳妇们不仅要亲自洒扫下厨,指不定还要绣花打络子的赚几个零花钱,你嫁过去了,既是新媳妇又是晚辈,总不好越过别人搞特殊吧,少不得也要跟着做些活计!"吕氏每每想到这个心里就愁哇,女儿在身边娇养了二十多年,不说横针不拿竖线不捻,可也是大小叫人伺候着长大的,从没受过什么苦,现在嫁过去了,又要伺候婆婆,还要跟比婆婆年纪还大的妯娌相处,况且那两个妯娌听说脾性不很好,就连冯氏这个做婆婆的也压弹不住,到时候自己女儿还不定要受什么委屈呢。
吕氏心里焦灼,却胸有成竹一派沉稳的对冬秀道:“你是有福气的,如今女婿在外头也干出一番事业了,要钱有钱要名有名,你嫁过去只管跟女婿好生过日子,其他一概不要理会,特别是你那些嫂子、侄媳妇、侄孙子,那说到底也不是你婆婆亲生的,面子情上过得去就行,重要的是你婆婆,你要把你婆婆伺候好了,那女婿也要感激尊重你,以后不敢不对你好!”
接着就开始给冬秀传授婆媳相处之道,天知道,吕氏嫁过来时,因是低嫁,连婆婆都捧着她三分呢,后来丈夫死了,没了依靠,可婆婆也不是个长寿的,说到底她也没遇上过婆媳矛盾,说的这些道理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在全家的紧张忙碌中,反倒是冬秀这个正主儿淡定得很。
她还不很确定这次到底能不能嫁出去,毕竟他们家已经备嫁过三次了,然而次次都是假警报,每次都被放了鸽子,不说别的,起码表明这胡家少爷对这门亲事不甚重视甚至不很满意啊。
而冬秀自己也是不想嫁人的,虽说对方有颜有才又有名,可人品如何、性情怎样,她可没法从那仅有的两封信中看出来。
再想想这时候给人做媳妇是一件多么悲惨的事吧,免费的保姆、仆人、家庭中的下等人,呵,她宁愿在江家做个吃穿不愁的老姑婆,反正她有大把的银票傍身,哥嫂也不是那刻薄的人。
不过她要是再嫁不出去,估计吕氏真要愁出病来了。
一到寒假,胡竞之便启程回乡了。
衣锦还乡,自然风光无限,亲朋好友纷纷登门拜访,他又要祭祖,又要拜祭父亲,又要探望师长,直忙了小半月才好。
冯氏看着一表人才、出人头地的儿子,真是老怀宽慰,觉得往昔所受的一切委屈都值了。
“上次你给娘寄了三百元用作婚礼花销,那哪用得了那么多,现还剩下二百元,你自己收着。”看儿子还有推拒之意,冯氏忙摆手打断了,“咱们家什么都是现成的,房子、家具那是在你出国那一年就准备好了的,现在不过再粉刷翻新一下就成,再添置些被褥床帐之类的就行了,想着你们也不会长久的住下去,这些就从简了,另外又给你媳妇买了些首饰,这些年也是咱们亏着人家了,后日你便亲自登门,带着这些过去拜会一下。”
“这些便罢了,这剩下的钱您收着吧,只当儿子孝顺您的!”
母亲一向是个要强的人,家里两个嫂子又不是好相与的,这些年他不在母亲身边,还不知她老人家受了多少罪,明明不过半百的年纪,头发却花白了大半,精气神也很是不足,让胡竞看了好生心酸。
“你不是每月给我三十元了么,那就足够了,我在家里一应吃喝都不需花费,这些钱我也花不完,都给你们攒着,等我孙子出生了,拿去给他打个大金锁。”
其实家里几个孙子孙女,重孙子、重孙女,哪个不是她带的,可惜到底不是亲生的,又有媳妇背后挑唆,总也没那么亲近,这些年她也寒心了,到底还是要靠她亲生的儿子啊。
看着母亲眼中的神采,胡竞之将嘴边的话咽下,其实他不怎么想要孩子,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若是被母亲知晓了,定要把她气晕过去,为了更改婚礼仪式,他就不知与母亲费了多少口舌,现在只希望那未来的夫人能稍微开明一些,不要死守着那繁文缛节不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