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供销社主任 第38节(2 / 2)
自己要剪的头发,就是再丑也只能认,董舒意从椅子上跳下来,闷闷不乐回家。
下班回家的夫妻俩很快注意到女儿剪的新发型,董晔书没忍住笑了出来,被女儿瞪了眼,董舒意向姚海芸求救:“妈,你能给我再剪一下吗?”
不是姚海芸不想剪,实在是这发型再修下去会更短,她无奈一笑,摸了摸女儿的头,“过段时间吧,等头发长了再剪。”
小姑娘长大了,自尊心强,尤其注意形象,因为这发型,晚饭都没吃多少,在电话里跟奶奶说自己现在发型好丑。
周丽雁一听不得了,心疼孙女,不知从哪买来一顶假发随衣物一起给他们寄了过来。
这假发特别时髦,上面是帽子包住头皮,下面是长长的卷发,左右两侧自带两个草莓发卡,完美遮盖了她的锅盖头,戴上颇有范,像个小公主,董舒意兴奋地在大院里走了一圈,除了睡觉去哪都戴着。
可惜高兴的日子没持续几天,一次外出探险中她的假发被树枝勾住,扯开后假发也不成样了,只能收起来当纪念。
作为家里的独女,父亲是高级军官,母亲是供销社主任,董舒意在岛上度过了非常幸福的童年。
随着文.革的结束,岛上也发生了巨变,先是长桥大队联合文湖大队共同购入了一辆可进行远洋航行的超大渔轮,后是由水产局投资修建的育苗场完工,岛上的夏海带从此实现了自给自足,不再依赖运输。渔民也不再单纯依赖海带和捕捞的收入,开始学着养殖能带来更高收益的扇贝和刺参,仅仅过了三年,岛上的扇贝产值就超过了海带。
另一个发生在他们家的变化是姚海芸升职了,她刚开始的定位就是培养和锻炼,1982年供销社并入商业部以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升迁,不仅是因为她多年来扎根在岛上供销社为岛民服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她在文.革期间不顾流言带头牵起了岛上水貂养殖业蓬勃发展,给这些社员脱了贫,还创造了颇为丰厚的收益。
姚海芸调到市局的调令一出,董晔书对这个结果早有准备,夫妻俩结婚十多年除了他出任务还没分开过,都不想分隔两地,他便申请调到配偶所在城市,第一年没批准,到第二年才顺利调过去。
一家三口坐船离开时,岛上许多人都来送,这些年岛上供销社在姚海芸的经营下发展态势非常好,不少人因为她的举措脱贫致富,做了多少实事岛民都有目共睹。
眼下岛上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生产资料转为了有偿转让,各类商店也接连开了起来,过去作为龙头的供销社渐渐失去了其独特性。
虽然早就预料有一天会离开,姚海芸没想到这一时刻来得这么快,心里百感交集,跟董晔书一起笑着向大家告别,相对大人礼貌相送的场面,孩子们的分离更让人动容,董舒意不舍自己的小伙伴,抱着他们不撒手,连连承诺以后一定多联系。
船开后,夫妻俩站在甲板上望着在视线里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的海岛,董晔书抱紧了姚海芸,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
董舒意人生的前13年都是在岛上度过的,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感觉到童年在渐渐远去,热闹的军区大院往后也只能在回忆中了,她不禁有些悲伤,转身也抱住了姚海芸。
这是一个艳阳天,风清日朗,船只划开碧波,稳稳行驶在海面上,带领他们驶向人生的新篇章。 ↑返回顶部↑
下班回家的夫妻俩很快注意到女儿剪的新发型,董晔书没忍住笑了出来,被女儿瞪了眼,董舒意向姚海芸求救:“妈,你能给我再剪一下吗?”
不是姚海芸不想剪,实在是这发型再修下去会更短,她无奈一笑,摸了摸女儿的头,“过段时间吧,等头发长了再剪。”
小姑娘长大了,自尊心强,尤其注意形象,因为这发型,晚饭都没吃多少,在电话里跟奶奶说自己现在发型好丑。
周丽雁一听不得了,心疼孙女,不知从哪买来一顶假发随衣物一起给他们寄了过来。
这假发特别时髦,上面是帽子包住头皮,下面是长长的卷发,左右两侧自带两个草莓发卡,完美遮盖了她的锅盖头,戴上颇有范,像个小公主,董舒意兴奋地在大院里走了一圈,除了睡觉去哪都戴着。
可惜高兴的日子没持续几天,一次外出探险中她的假发被树枝勾住,扯开后假发也不成样了,只能收起来当纪念。
作为家里的独女,父亲是高级军官,母亲是供销社主任,董舒意在岛上度过了非常幸福的童年。
随着文.革的结束,岛上也发生了巨变,先是长桥大队联合文湖大队共同购入了一辆可进行远洋航行的超大渔轮,后是由水产局投资修建的育苗场完工,岛上的夏海带从此实现了自给自足,不再依赖运输。渔民也不再单纯依赖海带和捕捞的收入,开始学着养殖能带来更高收益的扇贝和刺参,仅仅过了三年,岛上的扇贝产值就超过了海带。
另一个发生在他们家的变化是姚海芸升职了,她刚开始的定位就是培养和锻炼,1982年供销社并入商业部以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升迁,不仅是因为她多年来扎根在岛上供销社为岛民服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她在文.革期间不顾流言带头牵起了岛上水貂养殖业蓬勃发展,给这些社员脱了贫,还创造了颇为丰厚的收益。
姚海芸调到市局的调令一出,董晔书对这个结果早有准备,夫妻俩结婚十多年除了他出任务还没分开过,都不想分隔两地,他便申请调到配偶所在城市,第一年没批准,到第二年才顺利调过去。
一家三口坐船离开时,岛上许多人都来送,这些年岛上供销社在姚海芸的经营下发展态势非常好,不少人因为她的举措脱贫致富,做了多少实事岛民都有目共睹。
眼下岛上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生产资料转为了有偿转让,各类商店也接连开了起来,过去作为龙头的供销社渐渐失去了其独特性。
虽然早就预料有一天会离开,姚海芸没想到这一时刻来得这么快,心里百感交集,跟董晔书一起笑着向大家告别,相对大人礼貌相送的场面,孩子们的分离更让人动容,董舒意不舍自己的小伙伴,抱着他们不撒手,连连承诺以后一定多联系。
船开后,夫妻俩站在甲板上望着在视线里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的海岛,董晔书抱紧了姚海芸,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
董舒意人生的前13年都是在岛上度过的,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感觉到童年在渐渐远去,热闹的军区大院往后也只能在回忆中了,她不禁有些悲伤,转身也抱住了姚海芸。
这是一个艳阳天,风清日朗,船只划开碧波,稳稳行驶在海面上,带领他们驶向人生的新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