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第128节(2 / 4)
只是朝堂上众人却由此印证了他们听来的消息,一时间众说纷纭,有说理解他觉得他做得对的,有说不理解他忘恩负义不善待恩人的,但所有人都不能理解他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行为。
这哪像是掌管着一个国公府的掌权人能做出来的事?
也太低级了。
不过,他最开始答应的时候,可能是压根不知道裴秋生学问那么厉害能得他青眼,后来又答应他中了状元就只娶那姑娘时,也没想到裴秋生真的能中状元吧?
毕竟,才开蒙一年,任谁也猜不到这是个做学问的奇才。
他输就输在了这样的侥幸心理上。当然,自身人品也是有问题的。
实在是不该。
裴秋生早就料到镇国公府的人并不会那么团结,光是想着闻渊不好过的人估计就不下五个。所以,他压根不担心真相会不会被永久掩埋,只关心什么时候被人捅出来。
当然,此事虽不是他有错在先,但古人还是秉承着百善孝为先的观念,对于他这样自请出族谱,差点将自己亲生父亲气病了的做法,依然是有很多人不理解也不支持。
但无一例外的,都觉得裴秋生是个离经叛道,敢冒天下人之大不韪的人。
第138章 始露锋芒
裴秋生作为状元, 被圣上赐予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一职,日常工作主要是修书撰史、起草诏书、进讲经史等。
他进入翰林院后,不打算收敛锋芒。
恰恰相反, 他准备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将每一件事做好做得漂亮。
毕竟翰林院修撰不能上朝,而他如今是一个没有背景甚至说只有负面背景的人, 若是在翰林院无人推荐又无人赏识, 相信要不了一两年就会被圣上遗忘, 被落在翰林院的角落中泯然众人。
他想做官,做清官、好官、有用的官, 利政于民。
他进了翰林院以后,原以为会受闻渊的影响, 可他很快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会受到排挤或者说日子不好过之类的, 反而比预计的顺利许多。
原因是, 翰林院的官员们很快就发现,院中比他有经验的没他博学, 比他博学的没他能触类旁通,他总是能轻轻松松引经据典,将繁杂冗余的事务梳理地清晰分明。
没多久,裴秋生在翰林院中便成了一位百科全书般的存在,院中但凡有人有什么东西不明白的, 只要去问他, 他一准知道一些。若是运气好,还能听他说出个五六七八来。
而且, 裴秋生也会时不时说出一些初听骇人听闻细想又有些道理的治世之道。
翰林院每三年就会进来个状元郎、榜眼和探花,个个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自是不必说, 但文章写得好,并不代表就有治世经国的才能。
进来的状元郎们也未必个个都能受到重用,翰林院便是让他们显露才能的重要一关。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裴秋生就凭借才干脱颖而出。
其实裴秋生之所以知道这么多,除了科考时为了应试琢磨过许多论题以外,也少不了系统的提点,在每个他印象模糊之处都能给出恰到好处的回应解答。
而他提出的那些观点,比如治水之法,赈灾之策,都是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得到反复验证的经典,是他内心敬仰钦佩的,也是他希望能有人真正用到百姓身上的治国之策。
当今朝代,虽然长安城尚属太平盛世,但底下的各州县未必太平,自从五年前蝗灾后,不少百姓流离失所,南边此起彼伏的灾荒已然闹了三五年,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流民。
尽管蝗灾已然过去,但百姓已经乱了,几年过去依然没能安定下来。
很快裴秋生的赈灾之策便被翰林院大学士呈到了圣上面前,圣上对他这样养民振民不如疏民的观点、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觉得颇为新奇,对裴秋生这个名字又有了更深的印象。
圣上看完奏折后,在朝上公然感慨道,“镇国公,你错过了一个好儿子啊。”
圣上说这话时,意味不明,朝中谁也听不出来是赞赏还是怪罪。 ↑返回顶部↑
这哪像是掌管着一个国公府的掌权人能做出来的事?
也太低级了。
不过,他最开始答应的时候,可能是压根不知道裴秋生学问那么厉害能得他青眼,后来又答应他中了状元就只娶那姑娘时,也没想到裴秋生真的能中状元吧?
毕竟,才开蒙一年,任谁也猜不到这是个做学问的奇才。
他输就输在了这样的侥幸心理上。当然,自身人品也是有问题的。
实在是不该。
裴秋生早就料到镇国公府的人并不会那么团结,光是想着闻渊不好过的人估计就不下五个。所以,他压根不担心真相会不会被永久掩埋,只关心什么时候被人捅出来。
当然,此事虽不是他有错在先,但古人还是秉承着百善孝为先的观念,对于他这样自请出族谱,差点将自己亲生父亲气病了的做法,依然是有很多人不理解也不支持。
但无一例外的,都觉得裴秋生是个离经叛道,敢冒天下人之大不韪的人。
第138章 始露锋芒
裴秋生作为状元, 被圣上赐予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一职,日常工作主要是修书撰史、起草诏书、进讲经史等。
他进入翰林院后,不打算收敛锋芒。
恰恰相反, 他准备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将每一件事做好做得漂亮。
毕竟翰林院修撰不能上朝,而他如今是一个没有背景甚至说只有负面背景的人, 若是在翰林院无人推荐又无人赏识, 相信要不了一两年就会被圣上遗忘, 被落在翰林院的角落中泯然众人。
他想做官,做清官、好官、有用的官, 利政于民。
他进了翰林院以后,原以为会受闻渊的影响, 可他很快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会受到排挤或者说日子不好过之类的, 反而比预计的顺利许多。
原因是, 翰林院的官员们很快就发现,院中比他有经验的没他博学, 比他博学的没他能触类旁通,他总是能轻轻松松引经据典,将繁杂冗余的事务梳理地清晰分明。
没多久,裴秋生在翰林院中便成了一位百科全书般的存在,院中但凡有人有什么东西不明白的, 只要去问他, 他一准知道一些。若是运气好,还能听他说出个五六七八来。
而且, 裴秋生也会时不时说出一些初听骇人听闻细想又有些道理的治世之道。
翰林院每三年就会进来个状元郎、榜眼和探花,个个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自是不必说, 但文章写得好,并不代表就有治世经国的才能。
进来的状元郎们也未必个个都能受到重用,翰林院便是让他们显露才能的重要一关。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裴秋生就凭借才干脱颖而出。
其实裴秋生之所以知道这么多,除了科考时为了应试琢磨过许多论题以外,也少不了系统的提点,在每个他印象模糊之处都能给出恰到好处的回应解答。
而他提出的那些观点,比如治水之法,赈灾之策,都是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得到反复验证的经典,是他内心敬仰钦佩的,也是他希望能有人真正用到百姓身上的治国之策。
当今朝代,虽然长安城尚属太平盛世,但底下的各州县未必太平,自从五年前蝗灾后,不少百姓流离失所,南边此起彼伏的灾荒已然闹了三五年,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流民。
尽管蝗灾已然过去,但百姓已经乱了,几年过去依然没能安定下来。
很快裴秋生的赈灾之策便被翰林院大学士呈到了圣上面前,圣上对他这样养民振民不如疏民的观点、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觉得颇为新奇,对裴秋生这个名字又有了更深的印象。
圣上看完奏折后,在朝上公然感慨道,“镇国公,你错过了一个好儿子啊。”
圣上说这话时,意味不明,朝中谁也听不出来是赞赏还是怪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