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零章 我们是盟军(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渴望物资补充的蒋介石眼中,史迪威的无疑是一个散财童子。
  不过很快,蒋介石就发现,史迪威这个金主就像是一个仗势欺人的小物,整天指责中央军的作战不利。接下来这位并不年轻的美国少将的所做作为,更是让蒋介石无法忍受,史迪威要评估中央军各个战区的战斗力。
  史迪威在一开始就摆错了位置。
  或者说,他是以上帝的使者的身份来中国的,而对于罗斯福也好,丘吉尔也罢,都已经默认中国是其盟友的事实。
  就像是穷亲戚家里住进来了阔亲戚,而这个养尊处优的阔亲戚却好不给面子的胡乱挑剔。
  这种别扭的感觉,让执掌大权的蒋介石感觉到了一种莫大的危机。
  蒋介石并不是没有跟国外的军事专家合作过,和苏联的布柳赫尔元帅,同德国的国防军之父——冯?西克特上将,都有过非常愉快的合作。在北伐时期,布柳赫尔元帅指定的作战计划,蒋介石甚至连更改都没有过,已经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而冯?西克特上将严谨的作风,务实的态度,更是获得了蒋介石的敬意。
  但是史迪威却不同,不管是布柳赫尔元帅还是冯?西克特上将,都是从战火弥漫的硝烟中走过来,都经历过大战的熏陶,有过临战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值得尊敬的,在军事领域的重量级人物。而史迪威则不同,他就像是一个多事的参谋,把所有的问题都化解成数字,然后做一个加减法则之后,甩给蒋介石。
  论指挥作战能力,史迪威没有上过战场,这个不好说。
  史迪威确实很难让人信服,尤其是史迪威马上就要六十岁,才刚刚晋升少将,对权力的欲望很重。他希望全盘指挥中国战场的抗日作战,而不是仅仅当一个挂名的参谋或者顾问。
  其实不管欧洲也好,亚洲也罢。
  战场上并不需要美国将军来指挥,因为反法西斯联盟军队不缺少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也不缺少优秀的士兵,仅仅是缺少战争物资而已。
  美国只要将战争物质运送到战场,虽说不能马上扭转战局,但足以让颓败的战局有所起色。
  而美国派遣到这些区域的将军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协调各物资供应,以满足战争的需要。史迪威似乎从一开始就想要夺走蒋介石对中国战场的指挥权,这是任何一个大国都无法容忍的挑衅行为,而蒋介石是靠着军队起家的,骨子里还是一个军阀,他之所以能够在名义上统一中国,其最大的原因就是控制了经济。
  忽然有一天,一个毫不相干的美国佬要用他玩剩下的东西来让他交出手中的权力,蒋介石自然不会轻易妥协。
  蒋介石犟,可史迪威也拧。
  两人一时之间就架在了一起,双方都不退让,这让急需美国军援的蒋介石心中非常着急。而控制着英属南亚的总督蒙巴顿爵士却名正言顺的扣留起物资,用来装备南亚的英军。
  在这种局面下,蒋介石迫切的希望能够打破僵局的缺口,至少能够让运送到仰光的武器弹药能够顺利的运抵昆明。
  无奈之下,就安排了这场家庭式的晚宴。
  蒋介石在宴会开始之前,先肃穆的低头沉声道:“在宴会开始前,我们先为在珍珠港遇难的美军士兵默哀一分钟。”
  沉闷的开场似乎给宴会定好了一个基调,蒋介石想的很好,史迪威竟然想要联系中共,商谈对日作战。那么好,安排人让史迪威见,只要物资从滇缅公路运抵云南,管他什么美国特使不特使的,将装备直接拨付中央军主力部队,只要这些物资确实是用来打鬼子了,美国人也不会说什么。
  马歇尔做梦也想不到,他派来中国的军事专家,本意是让史迪威成为中美之间的亲善大使,但渴望权力和成功的史迪威在一踏上重庆的土地之后,立刻成为蒋介石眼前的搅屎棍。
  史迪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一再挑逗蒋介石的权威。
  在这种局面下,史迪威想要谋求国民政府的合作态度已经不现实。不过,太平洋战争刚刚爆发,对于美国来说,战争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还很不好说,对中国战场的依赖也不会太严重。
  至少,美军认为在菲律宾的军队,至少能够阻挡日军深入南亚作战。
  而在南亚,驻印缅军队、驻新加坡等各地的英军加起来也有几十万人,并且拥有英国的远东舰队,其海军吨位仅次于英国本土舰队,是一支不可不忽视的力量。
  在史迪威的眼中,在中国战场中,蒋介石政府的正规军想要再支持下去,就不得不仰仗美国的军事援助,这也是他手中最大的筹码,同时他也深知,如果中共的部队也同样获得军事援助,那么蒋介石的中央军主力部队和中共的主力之间的实力差距就会缩短。
  史迪威并不想破坏原有的中国战局的格局,不过他想火中取栗,从蒋介石手中夺取指挥权,这才逼着蒋介石约见了中共方面商谈军援的问题。
  按照史迪威对蒋介石的了解,蒋介石是绝对不会让他和中共方面的人员洽谈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