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酒店除了三餐的准时供应,什么时候想吃些东西,厨房也是即时供应的。毕竟作协这次交流会也是上头全力支持,资金也给的到位,酒店方面自然不会掉链子,饭菜做的不一定有多好吃,但卖相绝对是十成十,看着便令人食指大动。
  “说了这半天,还不知道知秋是哪里的人。”
  查老笑呵呵道。
  温知秋将口中的食物咽了下去,又从怀中掏出帕子拭了拭嘴,这才回到,
  “我是晋省的,如今住在沽市。”
  “哦?”
  查老面上显出感兴趣的模样,
  “晋省有什么好吃的?”
  说着笑眯眯的摸了摸自己的大肚腩,
  “我这个人对吃颇有几分好口,来了内陆几次都在浙省那边,北边也就京市来的多些,下次去沽市、晋省的时候,可要麻烦你做个东道主带我转转尝尝了。”
  温知秋自然没有不应的,
  “那可好,晋省的面食称得上是一绝,沽市的本帮菜也很出名。”
  一老一少相谈正欢,忽闻室外一片喧声。
  查老抬眼去看,忽而笑道,
  “原来是我们的国际友人来了。”
  温知秋顺着查老视线看去,只见四五个金发碧眼、身材高大的白人男性提着硬皮的公文包,明显是才至此地。
  十年浩劫以来,华国的文明历程可以说是倒退十年,国外的作家一个又一个将哈维文学奖捧走,国内却无一顶梁柱。好不容易有个舒老凭借《茶馆》入围哈维,更是一举得奖,结果舒老却在十年期间不堪批斗的折磨,投河自杀了。
  而按照哈维奖的规定,奖项只能颁给在世的作家。舒老逝世,便由排位第二的作家顺延抱走了奖项。
  如此这般,自五十年代建国到现在,三十余年,华国还没有出过哪怕一个哈维文学奖获得者。自从前几年国家政策开放,对外交流日益密切,每有作家出国去参加交流会,莫不要受一番他国作家的奚落。
  可哪怕怒火上头,偏偏国内就是没一个拿了奖能正面回怼的。虽然国内优秀作家也不少,可哈维奖只对长篇小说开放,散文诗歌之类的体裁,写的再好也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奖项予以争光。
  去年正是十年浩劫以来,作协正式重组的第一年,称得上是百废待兴。而国家作协可以说囊括了全国九成以上的优秀大家,纵使在长篇小说当年有所欠缺,但在其它领域却是不惧的。
  故而,全国代表大会一结束,作协就迫不及待的召开了这次交流会,力邀海内外各知名作家前来参加,为的就是向外界表示一个信号――一个华国作家亦出类拔萃的信号。
  当然,作协并不是毫无准备、毫无底气,只凭着一时意气便开了这次交流会,不然岂不是让外人看笑话,弄巧成拙。因此,除了像贾平仄等各色大家咸聚此地,温知秋这种新兴的潜力后辈也都前来,各个领域凡是有所成就莫不在场,只等着和前来的外国作家一较高下。
  虽然有以众欺少之嫌,但华国的文人自古讲究一个风骨,因此,作协既没打算打轮番战,届时谁有本事谁上就是。一方面也没说让自家人提早准备。至少温知秋没有收到任何类似通知,也仅仅是知道或许会有外国作家前来参加这场交流会而已。
  而如今,在交流会即将结束的倒数第三天,这群倨傲的外国交流团才姗姗来迟。要知道,哪怕是查老这样的大家,也在第一天就到了京市,只不过先前一直在和同等级别的大家交流,在最后的两三天才出来见见新人罢了。
  这举动不可不说是直白表现对华国作家的蔑视了。
  好在作协做事稳妥,房间一应都留着,甚至还多订了几间,以备不时之需,避免了人家突然前来却准备不周的窘况。
  数名白人男性面上的表情大多不耐烦,以挑剔的眼光打量着周围,仿佛站在这里多么辱没他们的身份。为首的那个也皮笑肉不笑的正在跟作协主席团的一个理事说着话,旁边还有一个翻译模样的即时帮理事翻译。
  或许是为首的白人作家说了什么不客气的话,翻译的面色明显不对了起来,翻译给理事后,理事的面色也并不好看。但仍维持了风度,伸手请几人去房间休息。
  几人就这样趾高气昂的走上了楼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