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0)(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隋然想了会儿,淮总说在等第三方评估,最快下个月出结果。
  海澄嗤声:等哪个第三方,还有比我们更专业的?
  隋然没回话,她几乎可以肯定,海澄无意识地走入了惯性误区。
  她以前跟淮总私下提起海澄,有时会叫她师父当年海澄手把手把她带进门,怎么跟客户打交道,怎么把握甲方乙方的关系,怎么做预判,防范风险。
  离职前,海澄已是她仰着头才能看清一半的山,离职四年回归职场,海总更上一层楼。
  她对海澄的能力十成十信服。
  但自从接下临港的园区,隋然一直感觉哪里发生了变化。
  海澄来之前,她想了很久有没有那么一点点可能,海总是因为做中介商时间久了,一时半会儿没办法站在其他层面去通览全局利弊。
  长期处于某个环境或领域,人的思路和眼界逐渐产生局限性,免不了自以为是,会想:我在这行业做了这么久,我比你们外行见多识广,在这上面你得听我的,按我的方案来,没错。
  可另一方面,服务商固然打着为客户着想的旗号,并不可能真的做慈善,说白了也是以专业服务赚取佣金,业绩指标悬在头上,自身利益摆在第一位。
  海澄能完全站在遇安的立场考虑临港园区是否适合落地建设么?
  再退一步,遇安这里进程暂缓,她便着急联系钧霆引进其他客户,她对园区未来运营方向是否有清晰明确的计划?
  打个比方,一座新开的商场,招starbucks、金拱门当然比starqucks、银拱门更有凝聚力,品牌效应在,作为运营方,如果只考虑短期业绩指标而不考虑长期发展,什么客户都往里招,未来健康持续的概率不高。
  这也是淮安讲解荣范文昌迷彩单车的案例带给她的启发倘若初时只考虑把摊子铺开,做大做强,而不考虑产品本身的质量,无论风头无两时多么引人瞩目,终究是昙花一现。
  一个项目落地,不单单看该项目带来的短期收益,后续的连锁反应才是重点。
  所以隋然猜想,淮总没准儿借着迷彩单车的例子,再次隐晦地给出了参考答案:找第三方机构评估风险,会不会是fiona费女士对兆悦的长期运营能力心存疑虑?
  毕竟招商运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被招商种种许诺吸引来的项目却要在园区运转很多年。
  海总。隋然思前想后,认为有必要摸个底,你和傅总是想尽快完成跟常主任的对赌协议,还是想尽可能长久运营?
  海澄转转眼珠,深深叹了口气。
  隋然也叹了口气,诚恳提醒:海总你想好了再回答,不要着急,你的答案我会一五一十转告淮总。
  隋然最后是被半骂半赶出会议室的。
  海澄骂她:胳膊肘往外拐,身在曹营心在汉,趁早滚蛋。
  虽然心里清楚海总不是真的生气,她这人要面子,生气不会在公众场合发飙,但滚蛋两个字听到耳朵里刺刺儿的。
  隋然回座位上翻了翻手机,淮安不久前给她发了定位。
  她查好路线,背包进电梯才给淮总回信息:「海总发话让我滚蛋,我完事了。」
  淮安:「?」
  隋然:「海总说我身在曹营心向汉室,再也不是她的然了。」
  她没想跟淮总发牢骚,再说事情也没那么严重,担心对面误会,紧接着解释:「开玩笑啦,我跟海总提了点建议,估计没掌握好分寸,海总脸上挂不住,老羞成怒[滑稽]」
  隋然:「我现在过去跟你汇合?」
  隋然:「还在这个位置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