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仙大学开始 第196节(2 / 4)
“依魏大人所言,师者,应引领学子走出自己的道。你有此心思,我便也就将这方交予你。至于如何使用,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剩下的,便靠你自己摸索罢。”
袁清清伸出手,慢慢捡起了那张丹方,将上面的内容细细记下,这才将其收入怀中,向花念安一作揖。
“我明白了。”她轻声说,“...谢老师指点。”
她说罢起身朝外走去,步伐少见地凌乱。
在背后,花念安正将最后一只药花立于盆中,在上方举手一挥,那含苞的花朵瞬间怒放,香气溢满整个丹房。
第303章 千古一帝
袁清清走出实验室的时候,天色刚蒙蒙亮,空旷的玉山校区内晨露弥漫。
她摸着口袋里那张带着体温的丹方,低着头,就要朝大门而去。
走道上依旧寂寥,不过在她绕过书阁往门口走的时候,迎面却撞上了两个人影,居然是吴皓和肖游宇。
两人好像是刚准备去办公楼,见着她,也显得有些吃惊。
“你怎么也回来了?”吴皓向她问。
“身上带的丹药用完了,回来取一些。”
袁清清想了想,还是没说出那张特别的丹方的事情,转而又朝他俩道:“你们呢?”
旁边的肖游宇道:“关于这次城里出现的妖潮,官方那边已经锁定了真正的源头,想委托学校调查,我们就回来传个信。”
“按他们的说法,这个源头所在的地点,很可能是在丽山秦始皇陵内部。因为地址敏感,不可能进去太多人,而且现在官方内部也出了些问题,有些修为的高手都在接受审查,所以就交给了学校处理。”
“秦始皇陵…”
袁清清轻轻点头。但凡安城本地人,从小都是听着三皇五帝的故事长大的,她当然也知道那座神秘陵墓的意义。
史书有,始皇灭六国一统中原,继而做到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可以说是奠定了华国数千年历史的根基,称为“千古一帝”丝毫不为过。
而在他一生硕果累累的功绩当中,其陵墓又是最不可思议的成果之一。
据说,秦王嬴政十三岁即位,自即位之日起,便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动用全国能工巧匠数百万人,耗时三十九年才得以完成,可谓是东方版的金字塔。
据史学家勘测,始皇陵坐落于安城外甜阳边的丽山,占地达五十余平方千米,光陪葬坑就达到一百八十余个,其中陪葬品奇珍异宝数量浩如烟海,大名鼎鼎的兵马俑便是其中之一。
早在数十年前该陵墓被发现之时,便吸引了无数考古学界的目光,几十年来不知道多少人为其迷得魂神颠倒,但始终未能如愿。
原因无他,只因国家对此有严格限制。
一般陪葬品搁置千年,各种材料早已如风中残烛般脆弱。在封闭的墓中尚相安无事,然而一旦重见天日,其价值可能在瞬间化为泡影。
就拿兵马俑举例:现今人们想起那些陶俑阵,脑中第一反应都是一群灰扑扑的土色泥人。但实际刚刚在出土之前,所有的陶俑都是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只不过,在其问世之时,附着其上的颜料一旦接触空气,几秒内便氧化褪色,便也就成为今天所看到的样子——涂料尚如此,更不要说常见的青铜器、玉器乃至其它的珍宝。
正因为这样,类似这样的帝王陵墓受到华国官方的严格保护,全是为了保护那其中珍贵的历史遗产。
华国现有的考古发掘,也不过是以保护性开发和抢救性开发为主(如意外发现古物坑、或是发现盗墓盗掘等行为后,对其中已经暴露的文物进行抢救)。法律条文上已经明确写了,至少百年内,相关帝王陵墓是绝对禁止开发的。
当然,灵气复苏之后,曾经不可逾越的规则也产生了些许动摇。
几个月之前,安城市文物局中还有人向官方提出报告,试图构建一个工程用大阵的模型,专用于各式考古现场。 ↑返回顶部↑
袁清清伸出手,慢慢捡起了那张丹方,将上面的内容细细记下,这才将其收入怀中,向花念安一作揖。
“我明白了。”她轻声说,“...谢老师指点。”
她说罢起身朝外走去,步伐少见地凌乱。
在背后,花念安正将最后一只药花立于盆中,在上方举手一挥,那含苞的花朵瞬间怒放,香气溢满整个丹房。
第303章 千古一帝
袁清清走出实验室的时候,天色刚蒙蒙亮,空旷的玉山校区内晨露弥漫。
她摸着口袋里那张带着体温的丹方,低着头,就要朝大门而去。
走道上依旧寂寥,不过在她绕过书阁往门口走的时候,迎面却撞上了两个人影,居然是吴皓和肖游宇。
两人好像是刚准备去办公楼,见着她,也显得有些吃惊。
“你怎么也回来了?”吴皓向她问。
“身上带的丹药用完了,回来取一些。”
袁清清想了想,还是没说出那张特别的丹方的事情,转而又朝他俩道:“你们呢?”
旁边的肖游宇道:“关于这次城里出现的妖潮,官方那边已经锁定了真正的源头,想委托学校调查,我们就回来传个信。”
“按他们的说法,这个源头所在的地点,很可能是在丽山秦始皇陵内部。因为地址敏感,不可能进去太多人,而且现在官方内部也出了些问题,有些修为的高手都在接受审查,所以就交给了学校处理。”
“秦始皇陵…”
袁清清轻轻点头。但凡安城本地人,从小都是听着三皇五帝的故事长大的,她当然也知道那座神秘陵墓的意义。
史书有,始皇灭六国一统中原,继而做到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可以说是奠定了华国数千年历史的根基,称为“千古一帝”丝毫不为过。
而在他一生硕果累累的功绩当中,其陵墓又是最不可思议的成果之一。
据说,秦王嬴政十三岁即位,自即位之日起,便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动用全国能工巧匠数百万人,耗时三十九年才得以完成,可谓是东方版的金字塔。
据史学家勘测,始皇陵坐落于安城外甜阳边的丽山,占地达五十余平方千米,光陪葬坑就达到一百八十余个,其中陪葬品奇珍异宝数量浩如烟海,大名鼎鼎的兵马俑便是其中之一。
早在数十年前该陵墓被发现之时,便吸引了无数考古学界的目光,几十年来不知道多少人为其迷得魂神颠倒,但始终未能如愿。
原因无他,只因国家对此有严格限制。
一般陪葬品搁置千年,各种材料早已如风中残烛般脆弱。在封闭的墓中尚相安无事,然而一旦重见天日,其价值可能在瞬间化为泡影。
就拿兵马俑举例:现今人们想起那些陶俑阵,脑中第一反应都是一群灰扑扑的土色泥人。但实际刚刚在出土之前,所有的陶俑都是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只不过,在其问世之时,附着其上的颜料一旦接触空气,几秒内便氧化褪色,便也就成为今天所看到的样子——涂料尚如此,更不要说常见的青铜器、玉器乃至其它的珍宝。
正因为这样,类似这样的帝王陵墓受到华国官方的严格保护,全是为了保护那其中珍贵的历史遗产。
华国现有的考古发掘,也不过是以保护性开发和抢救性开发为主(如意外发现古物坑、或是发现盗墓盗掘等行为后,对其中已经暴露的文物进行抢救)。法律条文上已经明确写了,至少百年内,相关帝王陵墓是绝对禁止开发的。
当然,灵气复苏之后,曾经不可逾越的规则也产生了些许动摇。
几个月之前,安城市文物局中还有人向官方提出报告,试图构建一个工程用大阵的模型,专用于各式考古现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