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番外反杀蛮王尉仇台(1 / 3)
尉仇台的狠话并没能撂多久,因为就在他号令全军围杀赵云后,仅仅半盏茶的工夫,随着赵云重新集结好队形,返身杀回,整个战场上,似乎就被一阵浓浓的肃杀氛围笼罩了。
赵云的骑兵,连蹄铁铿锵的轰鸣声,都跟扶余蛮子大不相同。
扶余人和三韩人此前跟大汉保持了多年的和平,也确实不知道中原骑兵的技术装备升级到什么程度了。
作为东方蛮夷的扶余人,他们素来就冶金技术落后,铁器都要从汉人那里贸易购买,用长白山区的名贵兽皮等物,换一点铁刀、枪头。
大多数扶余人至今连铁锅都用不起,只能吃烧烤或者用砂锅炖肉。
所以哪怕中原地区当年所有的军阀、都知道马蹄铁这玩意儿超过十年了,扶余人依然一个实物都没见过,自己就更买不起装备不起了。
高桥马鞍和双侧绳圈马镫他们倒是用得起,不过金属马镫就没法模仿了,最多是弄个木头削的,把绳圈升级一下。
这样的装备水平,他们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是渔猎民族的射箭天赋,以及战场上的人数优势。
“全军散开!包围赵云!各自为战!我军人数十倍于赵云!务必先以弓箭重创赵云!”
血腥搏杀前的最后一刻,尉仇台好歹做了一项正确的军事调整,试图把扶余骑兵的骑射优势发挥到最大。
渔猎民族和鲜卑那些游牧民族又不一样,虽然都是生活在马背上,但游牧毕竟不用天天射箭,只是需要天天骑马。所以游牧的骑术比渔猎稍强一些,箭术却是远远不如渔猎的。
这也很符合自古以来,华夏北方蛮夷的技术特点——
越往西北越靠近草原高原,骑术越强,骑兵冲锋也越强。越往东北越靠近大兴安岭长白山这些山区。骑术和冲锋会弱一些,控马也不如西北游牧,但箭术越来越精准。
哪怕到了现代社会,韩国人也一贯以弓箭自傲。所谓东夷,不就是东边那些“一人弓”的民族么。
从造字上就看得出来,一人加弓是为夷。
“嗖嗖嗖”地箭矢破空之声,凌厉呼啸,赵云还未接敌,便被每轮数千根的箭矢袭面而来,如疾风骤雨,而且绵绵不绝、次第衔接。
但尉仇台预想中的人仰马翻并没有出现,更多只是劲矢铿锵弹射在铁架上,随后迸着火星弹开——
扶余人的弓,本体质量还是不错的,用大量动物筋腱缠绕加强弹性,所以箭矢的动能劲道很足。只可惜箭簇不够锋利,用不了上等钢材打造的破甲簇。
赵云如同从飞蝗中破阵而出,凌厉直扑,立刻在来不及保持距离、也还没想到要保持距离的扶余骑兵中间,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那感觉,就像是马路上堵车的时候,来了一辆不管不顾的坦克,一路碾过去开道,当者无不齑粉。
数百扶余骑兵,几乎在相撞的一瞬间,就被屠戮落马,铁蹄踏碎头颅的诡异声响不绝于耳,让悍勇的渔猎民族亦止不住胆寒。
尉仇台的瞳孔剧烈缩放了几下,剩下的满是骇然。
赵云就是这样拿着十分之一的人数、直愣愣冲破他的包围的?!对面明明只有两三千人啊!你都被包围了,不该表现出一些军心溃散么?怎么被包围后士气方面跟没事儿人似的?
这完全不符合兵法预期!东夷北狄,他们世世代代刻在基因里的对付汉人的妙招,就是虚张声势、“凌践使之大乱”,然后才跟狼群屠羊一般把汉人干掉!
其实别说东夷民族了,哪怕是公孙瓒,当初学练白马义从,那也是以夷制夷,学了他们的长处,知道轻骑的关键就是用声势吓住敌人,敌人一乱,后续都好说。
可是,赵云的人马,十分之一的人数、身陷重围被四面乱射、但就是不乱、还坚定地朝着尉仇台的方向众志成城地疯狂突击!
所有汉军铁骑心里,其实只有一个念头,可惜尉仇台不知道:战前赵云已经告诉他们了,过河之后,死战三日!要么拖住等到太史慈来!要么干掉敢于野战迎击的敌军主帅!要么死!
上下一心,加上大汉十几年南征北战建立起来的信心,以及赵将军的威名,如今汉军铁骑的士气,简直堪比破釜沉舟时的项羽部队。
大意了!一开始就不该听那坑妹夫大舅子的说辞!搞什么“趁敌半渡而击”的野战!就该坚决守城的!
尉仇台眼看赵云就要杀到自己面前,左右亲卫全部在阻挡之下纷纷被成批屠戮,不得不开始退却。 ↑返回顶部↑
赵云的骑兵,连蹄铁铿锵的轰鸣声,都跟扶余蛮子大不相同。
扶余人和三韩人此前跟大汉保持了多年的和平,也确实不知道中原骑兵的技术装备升级到什么程度了。
作为东方蛮夷的扶余人,他们素来就冶金技术落后,铁器都要从汉人那里贸易购买,用长白山区的名贵兽皮等物,换一点铁刀、枪头。
大多数扶余人至今连铁锅都用不起,只能吃烧烤或者用砂锅炖肉。
所以哪怕中原地区当年所有的军阀、都知道马蹄铁这玩意儿超过十年了,扶余人依然一个实物都没见过,自己就更买不起装备不起了。
高桥马鞍和双侧绳圈马镫他们倒是用得起,不过金属马镫就没法模仿了,最多是弄个木头削的,把绳圈升级一下。
这样的装备水平,他们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是渔猎民族的射箭天赋,以及战场上的人数优势。
“全军散开!包围赵云!各自为战!我军人数十倍于赵云!务必先以弓箭重创赵云!”
血腥搏杀前的最后一刻,尉仇台好歹做了一项正确的军事调整,试图把扶余骑兵的骑射优势发挥到最大。
渔猎民族和鲜卑那些游牧民族又不一样,虽然都是生活在马背上,但游牧毕竟不用天天射箭,只是需要天天骑马。所以游牧的骑术比渔猎稍强一些,箭术却是远远不如渔猎的。
这也很符合自古以来,华夏北方蛮夷的技术特点——
越往西北越靠近草原高原,骑术越强,骑兵冲锋也越强。越往东北越靠近大兴安岭长白山这些山区。骑术和冲锋会弱一些,控马也不如西北游牧,但箭术越来越精准。
哪怕到了现代社会,韩国人也一贯以弓箭自傲。所谓东夷,不就是东边那些“一人弓”的民族么。
从造字上就看得出来,一人加弓是为夷。
“嗖嗖嗖”地箭矢破空之声,凌厉呼啸,赵云还未接敌,便被每轮数千根的箭矢袭面而来,如疾风骤雨,而且绵绵不绝、次第衔接。
但尉仇台预想中的人仰马翻并没有出现,更多只是劲矢铿锵弹射在铁架上,随后迸着火星弹开——
扶余人的弓,本体质量还是不错的,用大量动物筋腱缠绕加强弹性,所以箭矢的动能劲道很足。只可惜箭簇不够锋利,用不了上等钢材打造的破甲簇。
赵云如同从飞蝗中破阵而出,凌厉直扑,立刻在来不及保持距离、也还没想到要保持距离的扶余骑兵中间,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那感觉,就像是马路上堵车的时候,来了一辆不管不顾的坦克,一路碾过去开道,当者无不齑粉。
数百扶余骑兵,几乎在相撞的一瞬间,就被屠戮落马,铁蹄踏碎头颅的诡异声响不绝于耳,让悍勇的渔猎民族亦止不住胆寒。
尉仇台的瞳孔剧烈缩放了几下,剩下的满是骇然。
赵云就是这样拿着十分之一的人数、直愣愣冲破他的包围的?!对面明明只有两三千人啊!你都被包围了,不该表现出一些军心溃散么?怎么被包围后士气方面跟没事儿人似的?
这完全不符合兵法预期!东夷北狄,他们世世代代刻在基因里的对付汉人的妙招,就是虚张声势、“凌践使之大乱”,然后才跟狼群屠羊一般把汉人干掉!
其实别说东夷民族了,哪怕是公孙瓒,当初学练白马义从,那也是以夷制夷,学了他们的长处,知道轻骑的关键就是用声势吓住敌人,敌人一乱,后续都好说。
可是,赵云的人马,十分之一的人数、身陷重围被四面乱射、但就是不乱、还坚定地朝着尉仇台的方向众志成城地疯狂突击!
所有汉军铁骑心里,其实只有一个念头,可惜尉仇台不知道:战前赵云已经告诉他们了,过河之后,死战三日!要么拖住等到太史慈来!要么干掉敢于野战迎击的敌军主帅!要么死!
上下一心,加上大汉十几年南征北战建立起来的信心,以及赵将军的威名,如今汉军铁骑的士气,简直堪比破釜沉舟时的项羽部队。
大意了!一开始就不该听那坑妹夫大舅子的说辞!搞什么“趁敌半渡而击”的野战!就该坚决守城的!
尉仇台眼看赵云就要杀到自己面前,左右亲卫全部在阻挡之下纷纷被成批屠戮,不得不开始退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