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1 / 4)
“当然有。实际上,很多,很多。”李治想了想,拍了拍自己座位上的扶手感慨道,“等你长大你会明白,想要获得什么,就要牺牲什么。普通人有时候可以软弱,退缩,但是身为帝王的你,是没有说不的权利的。”
“别觉得不公平,你从出生开始,便在万民的膜拜中长成,这是你应该做的。”李治想到什么似的,望着窗外去却是淡淡一笑,“不过到时候你会发现,就算是痛,却也是快乐的。”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有多少男人一生都在为此追逐。当你有希望站在权利的顶峰时,有哪个舍得放手?
**
刘氏死亡的事情,对于他们家人而言只是个无关紧要的小插曲,谁都没有在意。但是让长孙颖想不到的是,一个月之后,宫中却悄然流传出是她逼死了刘氏的小道消息。说是她担心以后太子登基会追封自己的生母,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的直接逼死了刘氏。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她是如何阴谋从刘氏手中抢走了孩子,而这么多年刘氏又是如何在她的淫威之下苟且偷生,直至屈死的。
“他们怎么不说,当初陛下跟刘氏两情相悦,是我使了狐媚手段讨了陛下欢心,逼走了她呢!”长孙颖听到乱七八糟的谣言,简直是要气得炸了起来。
“虽然没有人敢编排陛下,但却也传的差不离了。”刘绣看着她,却是满脸担忧,“她们都说,当初陛下在宫中看中了刘氏,想要纳了刘氏,是你谎称刘氏身患重病,却了陛下的心思的。”
“感情我还真成了棒打鸳鸯的那跟棒了!”长孙颖猛然一拍桌子,却是怒极反笑了起来。
“您别这样,那不过是些闲话,你切莫因此伤了身子。”刘绣看着长孙颖恼火的样子,心里头十分担忧,好言好语的劝着,“谣言止于智者,咱们不理她就行了。”
“哼,智者,这天底下多是愚人,哪里有那么多智者。”长孙颖咬了咬牙,却是恶狠狠的说道,“查,给我好好的查,我倒是要看看,谁敢如此编排我。”
“这样不大好吧?”刘绣听着长孙颖这么说,眉头皱的更紧了,“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谣言一下子四处都起了,如今宫中人人都在传说。有道是法不责众,要是真的追究下去,恐怕会被人说闲话的。”
刘绣担心这么大面积的打击下去,一则长孙颖被人说跋扈刻薄,二则大家认为长孙颖做贼心虚,反倒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既然法不责众,那我就只问首恶。”刘绣的这些顾虑长孙颖又何尝不知,只是这流言的遗毒有多大,她却是比任何人都清楚的。就连武则天那么强势的人,在宫中流传她的二儿子并非她所生,而是其姐所出的时候,她不也照样束手无策?于是最后结果不但亲生儿子跟她离心,母子形同仇人,还惹得千年后民众们都对着八卦津津乐道。
她虽跟李忠感情深厚,可李忠不仅不是亲生儿子,有道是三人成虎,她可不愿自己被自己一手扶起来的boss灭掉,所以为今之计,当然是用雷霆手段查出真凶,将其示众了。
“只诛首恶当然是好了,”刘绣听长孙颖这么说,知道她还没被气糊涂,却是放下了半颗心,只是另外一半却仍然纠结,“但宫里那么多人,谣言又已经泛滥,人人都是听说,从何查起?”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办,”长孙颖想了想自己,再把身边的人忽略一遍,然后直接一挥手,“我去找陛下借几个人来查。”
大理寺跟刑部有那么多人,总该有个把术业有专攻的神捕吧?
作者有话要说:我一直觉得李贤是贺兰氏的儿子很扯,因为武则天根本没道理报这么个孩子养啊。那个时候她已经有儿子了,又不需要借着这个儿子母凭子贵。至于说贺兰氏要凭着这个母凭子贵压过她,那更是笑话了。
但是当时宫中的确是有这样的流言,中二少年本来就因为跟母亲政见不同敌对,所以也不知道信了多少。但是后期李贤跟武则天关系恶化,不能不说这个流言没有起作用……
☆、第216章 坑人
李治听长孙颖管他借人,那乐的叫一个欢,哈哈大笑够了后,却还真给她找了个专业人士——狄仁杰。
拜着那部洛阳城外有大海的不靠谱片子所赐,长孙颖对这个神探可是如雷贯耳,不就是那个号称大唐福尔摩斯的货么?
当然,这会儿别说福尔摩斯,就是那个大英腐国也还没建立呢。
狄仁杰原本是要去地方上做官的,但因上次他帮着李治查案,李治觉得他是个人才,便将他塞进大理寺发挥所长,所以如今叫人倒是极其方便。不过狄仁杰本身却是一个根正苗红的儒生,以做能臣干吏为目标,从来不走那些巴结逢迎的门路,因此他对着李治这个安排很不满。想他堂堂正正一个朝廷官员,怎能公器私用的到后宅帮一个妇人查案?而且还是一桩诬蔑案。能不能再荒唐些!
在大唐官员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没有辫子朝处处称奴才的习惯,所以狄仁杰说不干就不干,直接给皇帝撂了挑子,表示我是你的臣子不是家奴,不包解决这种问题。
狄仁杰这时候还没有养成老年时那种圆滑的个性,是非感很重,原则性极强,自然也就极其得罪人。不过李治却偏偏喜欢他这种愣头青,叫过来也不逼他,只是从着谣言的灾害将起,这不是贵妃的面子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危害到贵妃以及太子的感情问题,这一个事件继续恶化,可能会影响太子的位置问题。太子乃是一国之本,若是他出现问题,那可就是真正的“动摇国本”了。
李治的口才很好,何况长期在朝廷上跟着一堆老狐狸扯皮,忽悠技术大为长进。像是狄仁杰这种小青年怎么可能逃得过他的手心,一番交谈下来,原本打算辞官的人拍着胸脯表示为了国家社稷这案子自己接了,而皇帝也刷了一把好感度,让着这个还位于低级官员序列的手下对自己充满了忠诚度。
看着狄仁杰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出去,李治有些自得的想,哪怕长孙无忌他们处处围堵他那又怎样,他们能架空他一时,能架空他一世?不过花些水磨石的功夫,只要他拿捏住了下面的人心,掀翻上面是轻而易举的事。
想到今天被驳回来的提议,李治的眼睛不悦的眯了起来。
御驾亲征又如何?他的父亲,他的爷爷都做过这种事,怎么到他这里就不行了。又没有人说皇帝御驾亲征就是需要上阵冲锋,扯他的武力是几个意思! ↑返回顶部↑
“别觉得不公平,你从出生开始,便在万民的膜拜中长成,这是你应该做的。”李治想到什么似的,望着窗外去却是淡淡一笑,“不过到时候你会发现,就算是痛,却也是快乐的。”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有多少男人一生都在为此追逐。当你有希望站在权利的顶峰时,有哪个舍得放手?
**
刘氏死亡的事情,对于他们家人而言只是个无关紧要的小插曲,谁都没有在意。但是让长孙颖想不到的是,一个月之后,宫中却悄然流传出是她逼死了刘氏的小道消息。说是她担心以后太子登基会追封自己的生母,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的直接逼死了刘氏。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她是如何阴谋从刘氏手中抢走了孩子,而这么多年刘氏又是如何在她的淫威之下苟且偷生,直至屈死的。
“他们怎么不说,当初陛下跟刘氏两情相悦,是我使了狐媚手段讨了陛下欢心,逼走了她呢!”长孙颖听到乱七八糟的谣言,简直是要气得炸了起来。
“虽然没有人敢编排陛下,但却也传的差不离了。”刘绣看着她,却是满脸担忧,“她们都说,当初陛下在宫中看中了刘氏,想要纳了刘氏,是你谎称刘氏身患重病,却了陛下的心思的。”
“感情我还真成了棒打鸳鸯的那跟棒了!”长孙颖猛然一拍桌子,却是怒极反笑了起来。
“您别这样,那不过是些闲话,你切莫因此伤了身子。”刘绣看着长孙颖恼火的样子,心里头十分担忧,好言好语的劝着,“谣言止于智者,咱们不理她就行了。”
“哼,智者,这天底下多是愚人,哪里有那么多智者。”长孙颖咬了咬牙,却是恶狠狠的说道,“查,给我好好的查,我倒是要看看,谁敢如此编排我。”
“这样不大好吧?”刘绣听着长孙颖这么说,眉头皱的更紧了,“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谣言一下子四处都起了,如今宫中人人都在传说。有道是法不责众,要是真的追究下去,恐怕会被人说闲话的。”
刘绣担心这么大面积的打击下去,一则长孙颖被人说跋扈刻薄,二则大家认为长孙颖做贼心虚,反倒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既然法不责众,那我就只问首恶。”刘绣的这些顾虑长孙颖又何尝不知,只是这流言的遗毒有多大,她却是比任何人都清楚的。就连武则天那么强势的人,在宫中流传她的二儿子并非她所生,而是其姐所出的时候,她不也照样束手无策?于是最后结果不但亲生儿子跟她离心,母子形同仇人,还惹得千年后民众们都对着八卦津津乐道。
她虽跟李忠感情深厚,可李忠不仅不是亲生儿子,有道是三人成虎,她可不愿自己被自己一手扶起来的boss灭掉,所以为今之计,当然是用雷霆手段查出真凶,将其示众了。
“只诛首恶当然是好了,”刘绣听长孙颖这么说,知道她还没被气糊涂,却是放下了半颗心,只是另外一半却仍然纠结,“但宫里那么多人,谣言又已经泛滥,人人都是听说,从何查起?”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办,”长孙颖想了想自己,再把身边的人忽略一遍,然后直接一挥手,“我去找陛下借几个人来查。”
大理寺跟刑部有那么多人,总该有个把术业有专攻的神捕吧?
作者有话要说:我一直觉得李贤是贺兰氏的儿子很扯,因为武则天根本没道理报这么个孩子养啊。那个时候她已经有儿子了,又不需要借着这个儿子母凭子贵。至于说贺兰氏要凭着这个母凭子贵压过她,那更是笑话了。
但是当时宫中的确是有这样的流言,中二少年本来就因为跟母亲政见不同敌对,所以也不知道信了多少。但是后期李贤跟武则天关系恶化,不能不说这个流言没有起作用……
☆、第216章 坑人
李治听长孙颖管他借人,那乐的叫一个欢,哈哈大笑够了后,却还真给她找了个专业人士——狄仁杰。
拜着那部洛阳城外有大海的不靠谱片子所赐,长孙颖对这个神探可是如雷贯耳,不就是那个号称大唐福尔摩斯的货么?
当然,这会儿别说福尔摩斯,就是那个大英腐国也还没建立呢。
狄仁杰原本是要去地方上做官的,但因上次他帮着李治查案,李治觉得他是个人才,便将他塞进大理寺发挥所长,所以如今叫人倒是极其方便。不过狄仁杰本身却是一个根正苗红的儒生,以做能臣干吏为目标,从来不走那些巴结逢迎的门路,因此他对着李治这个安排很不满。想他堂堂正正一个朝廷官员,怎能公器私用的到后宅帮一个妇人查案?而且还是一桩诬蔑案。能不能再荒唐些!
在大唐官员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没有辫子朝处处称奴才的习惯,所以狄仁杰说不干就不干,直接给皇帝撂了挑子,表示我是你的臣子不是家奴,不包解决这种问题。
狄仁杰这时候还没有养成老年时那种圆滑的个性,是非感很重,原则性极强,自然也就极其得罪人。不过李治却偏偏喜欢他这种愣头青,叫过来也不逼他,只是从着谣言的灾害将起,这不是贵妃的面子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危害到贵妃以及太子的感情问题,这一个事件继续恶化,可能会影响太子的位置问题。太子乃是一国之本,若是他出现问题,那可就是真正的“动摇国本”了。
李治的口才很好,何况长期在朝廷上跟着一堆老狐狸扯皮,忽悠技术大为长进。像是狄仁杰这种小青年怎么可能逃得过他的手心,一番交谈下来,原本打算辞官的人拍着胸脯表示为了国家社稷这案子自己接了,而皇帝也刷了一把好感度,让着这个还位于低级官员序列的手下对自己充满了忠诚度。
看着狄仁杰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出去,李治有些自得的想,哪怕长孙无忌他们处处围堵他那又怎样,他们能架空他一时,能架空他一世?不过花些水磨石的功夫,只要他拿捏住了下面的人心,掀翻上面是轻而易举的事。
想到今天被驳回来的提议,李治的眼睛不悦的眯了起来。
御驾亲征又如何?他的父亲,他的爷爷都做过这种事,怎么到他这里就不行了。又没有人说皇帝御驾亲征就是需要上阵冲锋,扯他的武力是几个意思! ↑返回顶部↑